计组学习笔记(10):外围设备
基本概念
- 外围设备:
- 存储介质;
- 驱动装置:驱动存储介质移动;
- 控制电路;
磁盘
磁盘(又称磁表面存储器,如硬盘等):
- 优点:
- 存储容量大;
- 位成本低;
- 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;
- 记录信息可长久保存;
- 非破坏性读出;
- 缺点:
- 存取速度较慢;
- 机械结构复杂;
硬磁盘机,简称硬盘:
- 基本组成:
- 磁盘驱动器;
- 磁盘控制器;
1. 磁盘上信息分布
-
柱面是所有磁盘面上,相同编号磁道的集合。
-
存储密度:
- 道密度:沿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的磁道数,单位:道/英寸;
- 位密度:磁道单位长度上能记录的二进制代码位数,单位:位/英寸;
- 面密度:位密度 道密度,单位:位/平方英寸;
-
存储容量:
- 非格式化容量:磁记录表面可以利用的磁化单元总数 = 磁头数 磁道(柱面)数 每道扇区数 每道扇区字节数;
- 格式化容量:由于需要对数据指定某种记录格式占去了一部分容量,所以这才是用户真正使用的容量,一般是非格式化容量的 60% ~ 70% ;
-
平均存取时间 :从发出读/写命令开始,磁头移动至指定位置,读出/写入 1 个扇区的数据所需的总时间。 。
- 寻道时间 :将磁头移动至所要求的磁道的时间, ;
- 旋转/等待时间 :需要访问的扇区信息旋转到磁头下的时间,一般用平均时间表示,即旋转 1/2 圈所需的时间,用 RPM(Round Per Minute,每分钟圈数)表示磁盘转速,则 ;
- 传送时间 :读出/写入 1 个扇区数据所需的时间, , 为每个磁道的平均扇区数;
-
数据传输率 = 每转传输的数据 转速;
-
磁盘地址格式 = 组号 + 柱面号 + 面号 + 扇区号,最小寻址单位是扇区(Sector);
2. 提高磁盘 I/O 速度的手段
- 加快磁盘机主轴转速 旋转时间和传送时间均减小,平均存取时间减小;
- 提高 I/O 总线速度;
- 采用磁盘 Cache :弥补慢速磁盘和主存之间速度上的差异;
- 采用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;
- 采用 SRAM 或 DRAM ;
3. 磁盘阵列 RAID
RAID ,即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(Inexpensive) Disks),中文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,是将多个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磁盘,利用数据分块和并行处理技术,在多个磁盘上交错存放数据,使之可以并行存取。并且磁盘可存有冗余信息,一旦系统中某一磁盘失效,可以利用冗余信息重建用户信息。
- 优点:
- 传输速率快;
- 有容错功能;
- 成本低;
- 一些级别:
- RAID 0:数据条带方式;
- 无冗余信息,无校验码;简单;
- RAID 1:镜像方式;
- 具有 100% 数据冗余,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;
- 空间利用率低;
- 之后的基本都有校验码的功能,
- RAID 0:数据条带方式;
磁带
了解其与磁盘的区别即可。
比较项 | 磁盘 | 磁带 |
---|---|---|
读写方式 | 直接访问(DAM),即随机访问(任意位置可读写) | 顺序访问(从头到尾依次读写) |
速度 | 较快(可随机寻址) | 较慢(需前进/倒带) |
光盘
了解其读写原理即可:
- 光盘的记录信息以凹坑方式永久性存储,根据反射光的光强变化并进行光电转换,即可读出记录信息;
- 信息记录的轨迹称为光道;
- 光道上划分出一个个扇区,扇区是光盘的最小可寻址单位;
显示设备
1. 基本概念
显示系统组成:
- 显示器;
- 显示适配器,即显卡;
- 集成显卡:集成在主板 / CPU 上;
- 独立显卡:单独插在总线插槽上;
2. CRT 显示器
- 刷新存储器:为刷新提供信号的存储器。容量取决于分辨率和灰度级;
- 容量 = 分辨率 灰度级;
- 带宽 = 分辨率 灰度级 刷新率;(存取周期必须满足刷新频率的要求)
计组学习笔记(10):外围设备
https://blog.yokumi.cn/2025/06/12/计组学习笔记(10):外围设备/